差压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差压表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西洋版画映现帝京三百年圆明园老照片意外现身-【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22:47:17 阅读: 来源:差压表厂家

150余幅版画、地图及12本17至19世纪西方人士介绍中国的游记汇聚世纪坛

1858年《泰晤士报·图文版》刊登的紫禁城及北海鸟瞰图。本版图片由世界艺术馆提供

■同治皇帝大婚

1872年(同治十一年),威廉·辛普森在《伦敦新闻画报》上发表了系列作品,向西方读者及时报道清朝同治皇帝的大婚过程。 除了不能进入皇宫以及皇后娘家的宅邸以外,威廉·辛普森记录了这场大婚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全过程,包括位于西城丰盛胡同的皇后娘家的大门、逢迎礼中的“仪驾”、“凤舆”、“册亭”和“宝亭”,以及大征礼中抬送礼物的行列。

■光绪帝北海坐冰橇

光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失意的皇帝之一,一生都被慈禧太后操纵。不过在他人生中也有快乐的时光。1895年冬天,光绪帝曾在北海太液池上坐着冰橇,享受冬趣。他乘坐的冰橇是奥地利皇帝送给他的礼物,《伦敦新闻画报》的驻京记者弗兰克·戴德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场景。

■毁于战火的清漪园

在1860年(咸丰十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毁了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与其同时罹难的,还有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 就在大火燃起之前,《伦敦新闻画报》的特派战地画家兼记者查尔斯·沃格曼,采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即将消逝的影像。

■观测日食

康熙朝曾出现过几次日食,当时的中国人对于天文现象大部分是迷信而恐慌,但也有少数开明人士开始观测并记录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西方传教士萨金特通过一张版画详细地描绘这样的场面:一边是迷信的官员俯伏在地,祈求天狗赶快离去;一边是官员利用西方传来的望远镜观测并记录日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统一在一张画面中,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优秀摄影作品。

■老北京“提笼架鸟”

发表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的一幅风俗图像,极为生动地描绘了当年的北京人遛鸟的景象。北京人所谓的“提笼架鸟”,实际上指的是针对不同种类的鸟采用的两种不同的饲养和调教方式,笼子里养的是鸣禽和观赏鸟,而架上调教的则是表演技艺的“花红鸟”。为了标识这一画作的职业属性,作者特地请人在画面上的一幅招幌上写下了“伦敦钮乎斯(London New s)”几个毛笔汉字。

■消失的安定门城楼

1861年,《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幅具有强烈时代烙印的安定门版画,城门上插着英法联军的旗帜。而在前一年9月,英法联军就是从这里侵入北京城。1915年,北洋政府拆除了安定门的瓮城。1969年,由于修建地铁,安定门城和箭楼都被拆除。

老北京俗称“四九城”,“四九”指皇城四个城门、内城九个城门,现存的除了德胜门、东便门、正阳门、天安门(永定门为2005年复建)之外,其他的城门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留下的只有古籍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和历史照片里的浮光掠影。

可早在照相技术诞生前的一百多年,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使团的随团画家们就用另一种方式,不但记录下了北京城的城门楼子,更把帝都京城的人文风貌直观地传递给了西方世界,掀起了东西方交流的第二次高潮,这就是西洋版画。

从 11月12日起,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推出了“帝京‘印’像——西方版画中的老北京”展览。作为该馆2009“回望中国”主题年的收官之作,展览通过 150余幅版画、地图及12本17至19世纪西方人士的中国游记,重新发掘、品味明清老北京的人文风情与世代沧桑。

■纵观清朝300年

■绝大部分为铜版画

此次展出的150余幅版画创作时间从17世纪初期到20世纪初期,历史跨度达到近300年,几乎涵盖了清朝立国以来所有皇帝的肖像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皇家庆典礼仪,到平头百姓的婚丧嫁娶,清王朝沧桑变迁汇聚,风土人情一览无遗。

顺治和两位皇后的肖像,康熙晚年的“千叟宴”,乾隆接见英国使团,同治大婚,庚子之变(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光绪返京。这些过去只能依靠历史典籍想象的历史中的“重大新闻”,却通过西洋版画,让人有了直观的感受。这次展出的版画中,最早的一批是1665年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跟随荷兰使团访问清廷时创作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觐见鞑靼可汗》组画。因为当时清廷礼仪十分严谨,官员思想保守,许多场景都是尼霍夫事后依靠记忆补画,与历史中的记载出入甚大,但却是西方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大国。

而到了1902年创作的光绪返京后第一次接见外国使者中,作者已经能够在现场进行创作,从队伍的行进顺序,到人物的衣着打扮,神态和配饰,都几乎和史料记载的一模一样。从图中能看到慈禧坐在象征皇权的宝座之上,而光绪只能屈居下位的场景,皇帝的窝囊相比史书记载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到了19世纪中期,报纸在西方社会开始飞速发展,在枯燥的文字中插入版画这种形式得到了大众的欢迎。

“像诞生于1842年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将图片作为主要报道形式的新闻周刊,它将许多的画师兼记者派驻世界各地,相当于现在的摄影记者,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生动直观地记录了当时各国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重要的文献资料。”即将于21日在世纪坛举行相关讲座的首都图书馆研究馆员韩朴说。

■绝大部分为铜版画

版画是绘画种类之一,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我国古代公元九世纪出现了木刻版画。在欧洲,16世纪出现了以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铜版画从镂刻发展到腐蚀,进入创作版画阶段。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绘画是最重要的记录形象的载体,而版画由于其便捷与可复制性,又相较于其他画种更为普及。因此,在照相制版印刷技术应用之前,版画也是最重要的形象传播媒体。它天然地具备了两种价值:审美价值和信息传播价值。

“此次参展的主要是铜版画,少数为木版画。其中有一部分是套色版画,非常细腻、美观。”负责讲解的李祥瑞告诉记者。

相比较木刻版画,铜版画由于材质更加坚硬,能够采用多次雕刻、腐蚀反复创作,所以创作的画面更加细腻、生动,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套色版画则是画家在版画中用颜料勾勒而成,可以和油画相媲美。

■历时十年海外寻宝

此次展出的150余幅版画、地图及10余本17至19世纪西方介绍中国的重要出版物,均是旅居国外的“老北京”李弘女士的私人藏品。她既不是专业收藏家,也不是美术工作者,收藏这批版画纯属偶然。

据介绍,她第一次注意到关于老北京的西方版画,是1998年在香港的一次版画展销会。这些版画全部来自1793年第一次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勋爵访问乾隆清廷后在英国出版的出访巨著中的版画卷。

“其中有张描画的是北京西直门外的景色。画面上有城墙、箭楼、西直门、闸楼、角楼、护城河、跨河的大桥、破败的牌楼,加上城门外各色人物,任何对老北京略有印象的人都会忍不住在这张画前驻足惊叹。”李弘说。

现实中,这种真实的场景已无处寻觅,老照片中也找不到画面如此宽广的全景。尽管作品中有许多细节失真,但这样的艺术加工更让李弘感受到当年的城门、城墙在西方人眼中的雄伟恢弘。随即,她拍下了这张版画,同时,拉开了历时十年的海外寻宝。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这些版画零散地散落海外,但由于本身是印刷品,所以不管是国外藏家还是国内藏友几乎无人关注,存世流通的数目很多。从明末欧洲人探秘东方世界开始,一直到上世纪初的清朝晚期,几乎各个时间段都有相当数量的版画存世。李弘很顺利地收集到了近200张,还有十几本原版游记善本。

“拿出的是保存品相较好的。”负责布展工作的柳青说。除了展览外,主办方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在周末进行系列讲座,说版画中的老北京风貌。RJ206

不一样的古都风貌

150幅版画记录了很多历史中不曾记载的瞬间和场景,例如早已被拆除的安定门城楼的历史本来面貌,清朝皇帝大婚盛况,光绪皇帝不为人知的快乐时光,在这次展览中都能够一一找到答案。

圆明园谐奇趣老照片意外现身

北京香麓园抗战名将纪念馆近来整理群众捐赠时意外发现六张老照片,其中一张内容是圆明园谐奇趣遗址。

老照片是市民王锦思先生捐赠的。5年前,他到日本收集日军侵华罪证时从东京买回。经专家鉴定,这张照片拍摄于1923年前后,最早由日本情报人员发表于《亚细亚大观》杂志上。“照片里楼层格局比较完整,整体结构也比较清晰。”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1751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也就是西洋楼景区最早的建筑。当年,乾隆之所以将其命名为谐奇趣,是取意“西洋喷水和谐有趣”。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保存相对完整。不过,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谐奇趣遭到很大破坏。

实际上,历史上拍摄的那段时期的西洋楼景区照片量最大,仅圆明园目前就有几十张,占现存照片比例的85%以上。不过,仔细比较一下,每张几乎都有不同,“不是少了根柱子,就是少了块石头”,所以,这张照片还是相当有价值的。目前,圆明园工作人员已单方面表达了想收藏这张照片的意愿。

超进化物语真正破解版

修仙梦满v版

寒灵之剑单机破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