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差压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全面看待钢铁业产能过剩1-【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22:52:58 阅读: 来源:差压表厂家

近来,关于钢铁业产能过剩的观点甚嚣尘上。笔者一直认为,钢铁业产能过剩需全面看待。据2009年3月17日《上海证券报》报道,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2月份由于钢价下跌,一批中小企业开始了新一轮停产限产。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两会”期间表示,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加上国外市场需求萎缩,国内出口大幅降低,出口资源回流国内市场,同时去年底停产的企业纷纷复产,使得国内市场资源投放扩大,而开春后产能进一步释放加重了市场压力。  业内人士都知道,产能过剩的一个直接结果当然就是市场价格的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以至有些企业最后被迫破产或者主动关门。可以想像,虽然发改委这样的宏观调控部门屡次强调治理钢铁业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现在,2006年6月,所谓的“国内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应该仍然存在。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好解释:如果钢铁企业因为产能过剩而在钢铁产品交易中的定价能力逐步弱化,利润大幅下降,它们又凭什么来承受铁矿石价格的再度上涨呢?   然而,一个实际情况是,国内钢铁业的利润空间很大,钢铁业完全有能力承受铁矿石再度大幅涨价。这其实也是中国钢铁企业缺乏铁矿石定价权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业内人士分析称,今次铁矿石涨价19%的一个国内市场背景是,钢材价格现已攀升到10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对于钢厂来说,可能宁愿买些高价矿石,也要保证生产。宝钢给这种分析提供了新注脚:它已于最近宣布其第三季度产品价格将提升6%至8%。   如果是在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上,我们能够想像得出企业大幅提高产品价格的情景吗? 2005年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3.49亿吨和3.3亿吨,这一数据为协会的快报数据,实际的产量应当大于此数。而2005年底我国粗钢的生产能力为4.7亿吨,结合2004年数据,则2005年我国粗钢产能的平均利用率为80.3%。与2004年平均84.4%的产能利用率相比,这一数据有所下降。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产能利用率的下降是该行业产能过剩的标志性信号。因此,从趋势来看中国钢铁工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但从80.3%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并非十分严重的产能过剩状况。按照钢铁产业政策的标准,20吨以下的小转炉、小电炉需要淘汰,这部分炼钢产能目前约有5500万吨,如果能够在2006年顺利淘汰,则我国炼钢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望进一步缓解。   轧材生产能力的情况则更加复杂,钢材产品一般分为长线材和扁平材两大类。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其中绝大多数是集中于长线材类产品的生产。长线材的生产准入门槛较低,投资规模小,见效快,一般投资数千万即可生产,许多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均以钢筋、线材等技术含量较低的长线材作为进入钢铁行业的切入点。从设备来看,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投资长线材生产均以淘汰的二手设备为主,由于前几年钢材价格高位运行,这些投资基本上都已经收回。当钢材价格低于成本时,这些企业就会有相当部分自动退出生产;而当钢材价格回升时,这些产能又出现了。因此长线材类产品的产能实际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机制有效的控制了其产能的变化。同时,由于长线材产能中有相当部分是应当淘汰的二手设备所产生的,因此这些产能的闲置或退出实际并未对钢铁工业造成严重影响;而这些产能的出现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正常产能的不足。   可见,要想淘汰落后的长线材生产能力,只有依靠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试想一下,既然落后的轧钢设备能够轧出和先进设备一样质量的钢筋、线材,又有什么理由非要淘汰这些产能呢?反过来,在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实力薄弱的中小民营企业除了退出钢材生产还能有什么出路。所以如果能辨证地看待长线材产能过剩,则我们可以认为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板材产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投资规模巨大,投资主体又均为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因此一旦形成能力则无法退出。加上板材生产能力均配套先进的高炉、转炉、精炼、轧材设备,如果产能闲置或不能正常发挥,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一点与长线材的投资经营大不相同。以一条200万吨左右的热连轧生产线为例,这一般需要投资20到3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配套后续的冷轧及薄板深加工能力,则投资可能达到50到60亿元甚至更多。   近年来,由于板材产品的高利润,导致大量投资进入这一领域,其后果就是造成了目前国内热轧能力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2005年国内热轧能力的大量释放直接导致热轧薄板、中厚板卷的价格一度低于螺纹钢、线材的价格。大量产能的集中释放使得过去的高附加值产品也变成了低利润产品。但仔细研究板材生产,还是有大量我们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板材。原因很简单,技术实力和工艺水平达不到。总结国内板材产能过剩的特点那就是:我们会做的,大家都在做;我们不会做的,大部分还得靠进口。钢铁工业已经进入调整期,看待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单纯的说一个行业产能过剩不能让我们认识到行业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我们对于钢铁业产能过剩的判断也许真的是一种基于产业表象的简单臆想。一位专家在分析中国钢铁业缺乏铁矿石定价权的问题时说,中国虽然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虽然占世界的40%,但是对谈判几乎没用,因为产业集中度低。我们应该自问一声:国内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为何低?如果是在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市场的充分竞争早已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哪里还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产业集中度低,正是钢铁行业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另一个证明。   对于国内钢铁业接受铁矿石再度大幅涨价,钢铁行业其实是一个为国家发改委这样的宏观调控部门保护起来的暴利行业。政府屡次剑指臆想中的所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甚至以行政手段阻止民营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比如铁本事件,不仅限制了这个行业正常的市场竞争,从根本上弱化了这个行业在铁矿石国际谈判中的定价能力,而且拖累了这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有违当下正在倡导中的“自主创新”的国策。从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到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争论了10多年。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至现在,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因而钢铁产能过剩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人们不禁要问,既然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铁产品严重过剩,今后我国钢铁业还要不要发展?我国钢铁产量还要不要增加?

江湖ol官方版下载

烽火攻城最新破解版

进击吧勇者手游安卓版